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旨在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能够兴林又能够富民的林业经营体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2006年、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林权改革任务目标
明晰产权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以通过均股、均利等其他方式落实产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保留少量的集体林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实行民主经营管理。
林地承包期为70年
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已经承包到户或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承包或流转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承包或流转合同不规范的,要予以完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依法纠正。对权属有争议的林地、林木,要依法调处,纠纷解决后再落实经营主体。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不得随意调整。承包方案必须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河道湖泊等管理机构和国有林(农)场、垦殖场等单位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林木,要明晰权属关系,依法维护经营管理区的稳定和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放活经营权
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依法把立地条件好、采伐和经营利用不会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区域的森林和林木,划定为商品林;把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区域的森林和林木,划定为公益林。对商品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对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
总体目标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新闻处了解到,在2006年至2009年三年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直接吸纳农业人口就业量达50万人,让2000万农民受益,直接旅游收益690亿元,创社会综合旅游收入5700亿元。该局新闻处负责人说,到2015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达3000处,全国森林旅游人数超过5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将逾600亿元,社会综合产值2000亿元。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全国林业改革不断深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的背景下,我国森林旅游取得巨大的成绩,是不可不书的重要一笔。
林改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2009年初,四川遂宁松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与蓬溪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投资协议,在蓬溪县投资设立独立法人企业——四川红海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与宝梵镇华山村、赤城镇任家桥村的318户签订了为期70年的林地流转合同,流转面积共1323亩,并通过流转的林地大面积种植观赏林木——中华红叶杨,打造县城进出口318国道蓬宝路段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全面建设以宝梵镇红星水库为核心、总规划面积约6200亩的“中国红海”旅游景区。
同年6月,该公司在县林业局办理《林权证》,并根据《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申请流动资金贷款600万元,成为蓬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抵押贷款的“第一人”。
通过林地流转,“中国红海”景区汇集了民俗之红、革命之红、自然之红的魅力,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优化,文化内涵得以丰富,成为了遂宁蓬溪乡村生态旅游、现代农庄、特色农业等产业的核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在开发中充分尊重了现有水体、植物、地形,不破坏生态平衡,并通过改造低效林木,种植速生林,使景区内的生态得以更好的保护与改善。同时,景区带动了农村就业、卫生、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目前,景区已为周边地区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发起成立的“蓬溪县红叶杨专业合作社”,已吸收会员300多户。据介绍,该景区计划在三年内发展种植中华红叶杨面积达到5000亩,五年内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合作社会员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
像四川蓬溪县这样拥有富集的林木资源的山区在我国比比皆是。据了解,目前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的56%,全国2000多个行政县(市)有70%是山区县。而这些山区山清水秀,拥有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森林面积占全国90%以上。自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一些山区县市将原来由农村集体管理的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利用林地资源发展了林下种养、花卉等特色产业,或将山林对外租赁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在提高收入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旅游让农民在林改中受益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林地承包到户后,林农成为山林真正的主人。林农们通过精心经营林地,发展森林旅游,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森林旅游给林农带来了直接收益。该州实施林改后,许多村寨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空气、环境变好了,山上流下了清甜的泉水。有些村寨林改后,竹子的种植面积大量增加,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了秀丽的自然风景,很快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发展旅游业。翠绿的树木,新落成的房屋,处处让人感受到旅游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据了解,随着林权改革的推进、林木经营权的放活,森林生态旅游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云南武定县,狮子山、插甸水城、螃蟹箐、猫街新村湖等地的农家乐、林家乐、民族风情园等已成为广大旅游者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林农及经营投资者实现了互利共赢。狮山镇大石房村依托全村的樱桃产业,不久前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樱桃节。据统计,今年该村仅樱桃旅游采摘一项收入就达到了21万元,而生态旅游的总产值超过80万元,户均增收1.4万元以上。
从全国来看,旅游成为林改的一大产业亮点又何止江西、云南等地。北京西郊风景秀丽的御景山、鹰山,山林密布,野生植物众多,生态环境优越。林地承包到户后,当地林农积极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业,大量散养柴鸡,推出了游客上山捡拾柴鸡蛋、挖野菜等旅游项目,使当地生产的柴鸡蛋成了游客喜欢的旅游商品。当地林农拥有林权后,更加积极养林、护林,并结合当地特有的生态“小气候”,企业和个人联手打造出了“十里幽谷”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京城自驾游客前往旅游。
北京通州西集沙古堆村有1300多人,拥有2600亩土地。林地承包到户后,在该区林业部门无偿提供苗木,拨发补偿金,免征提留款政策激励下,村民们大力种植经济林。目前,2600亩土地中有2000亩土地都栽上了樱桃树。农林部门还在村里办起“大樱桃田间学校”,帮助农民解决大樱桃种植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该区旅游部门和大樱桃旅游协会组织该村林农积极发展大樱桃旅游采摘,吸引游客到通州旅游,使沙古堆在游客中赢得了“京郊大樱桃第一村”的美誉。村委会主任韩廷禄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过去该村农民种小麦、玉米,一亩地收入仅1000多元,现在种植大樱桃,一亩地产樱桃500多斤,每斤售价30元至50元不等,收入近2万元,增加了近20倍。更可喜的是,沙古堆村还通过发展大樱桃旅游推动了招商引资。目前,沙土堆村已建起了水上旅游俱乐部、马术俱乐部、旅游别墅等,大运河快艇旅游以及农家乐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去年全村近3000万元收入中,旅游产业的收入已超过500万元。
林权入股农家乐 村民梦想今成真
□桑蕾
帽儿山镇大房子村的村民最近挺开心。村里谋划搞农家乐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已决定投资上亿元在村里搞农家乐旅游,而村里的1844亩集体林也作价入股。作为集体林主人的全体村民,今后不但可以搞农家乐赚外快,还可以靠股东的身份拿分红。
2009年秋天,黑龙江省尚志市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定在了大房子村,经过当地林业部门两个月的实物量调查,终于对全村林权状况调查清楚——全村1576人,林地面积3844.3亩,已经流转林地2000.3亩,集体经营林地1844亩。
为此大房子村数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商量如何分林到户、如何管理经营。大房子村村民高彬回忆说:村里林地情况复杂,有的地段林木密集,长得细长,价格不高;有的地段林木少,可是粗壮,值钱。怎么分林到户,需要定个章程。但1844亩集体林平均每户不足一亩,如何管理也是个难题。镇林业局非常担心因为每户林地少,村民对集体林管理不上心,造成林木面积和质量下降。
改革的章程在不断商议和摸索中逐步完善。终于一条“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主意摆在帽儿山镇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案头。在经过大房子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今年7月大房子村林业经营合作社成立,负责对1844亩集体林地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
集体林权改革重新测量了林地面积、梳理了林地合同,让村民明确了林权,成立了林业经营合作社。对大房子村村民来说,这确是一项意外之喜。
村支书石福生介绍说,大房子村紧邻帽儿山滑雪场,在2009年大冬会期间,镇政府改善了村屯环境,一些村民搞起了农家乐旅游,每日能进账500元。从那之后,开办农家乐、搞旅游屯的想法就在大房子村村民中萌生。
石福生说,帽儿山山清水秀,春爬山、夏漂流、秋采摘、冬滑雪,是“哈尔滨的后花园”。虽然已经有几家投资商来过大房子村想要投资,但是有经济头脑的大房子村人不甘心只为他人打工,他们想入股、成为股东、参与旅游经营。可是村里没钱投资。就在村里人犯难的时候,集体林权改革试点落在了大房子村。林业经营合作社“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经营理念将村民分散的集体林汇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与帽儿山如画的风景一起成为与投资商谈判的资本。过几天,作为大房子村林业经营合作社社长的石福生将与投资商商谈合作的具体细则,大房子村村民打造旅游村屯致富梦想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