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京城遗址
渤海中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和龙市,又称西京城。古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分内、外两重城垣,夯土筑成。外墙周长2700米,南北长720米,东西宽630米,残高1.5-2.5米,南、北墙各开一门;内墙长1000米,南北长370米,东西宽190米,城垣大部不存。内城有宫殿遗址五处,土台基二处,出土绿釉琉璃瓦、花纹砖、文字瓦、莲花、忍冬图案瓦当。此遗址为渤海中京城故址,一度为渤海国都城。 渤海中京城遗址的平面呈长方形,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城市规划仿照了唐代长安城的布局。外城长约720米,宽约630米。内城周长约2000米,城内又分隔为南、北两城,沿中轴线发现有3处宫殿遗址。外城辟有南、北两门,城外有护城河,城东南部还有人工水池等遗迹。城址内出土有石础、瓦当、花纹砖等遗物。渤海国(公元698年——公元926年)是由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说其国:“地直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也就是说其辖域大致为现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中东部、俄罗斯滨海地区以及朝鲜的咸镜道地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余座县城。
靺鞨的祖先在秦朝以前被称作“肃慎”,汉晋时期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勿吉”,隋唐时代被称为“靺鞨”,之后又先后被称为“女真”和“满洲”。隋唐时期的靺鞨人曾分为七个部落联盟,其中位于今吉林省中东部的粟末靺鞨部,在隋朝末年,一部分由首领突地稽率领内附隋朝,被安置在营州地区(今辽宁省朝阳市)。突地稽被任命为辽西太守,曾率部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后又作为护卫随隋炀帝下江南。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突地稽又屡建奇功,被唐太宗赐予“李”姓,其子李瑾行在唐朝对高句丽与吐蕃的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燕国公,死后,陪葬唐高宗于乾陵。而另一部分粟末靺鞨人则附属了高句丽,高句丽灭亡后,这部分粟末靺鞨人也被唐朝迁移到了营州地区。
公元696年,营州地区的契丹人李尽忠造反,当地的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也率部一同起事,后来,在唐军的平叛中,二人先后被杀或病死,余众在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的率领下东奔至靺鞨故地,于公元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的东牟山建立靺鞨国。公元713年被唐玄宗招抚,大祚荣被册封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以其辖地为忽汗州,从此,大祚荣将其辖地专称为“渤海”。
《新唐书》说:“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走,度辽水。。。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渤海国到了第三代王大钦茂(公元738年——公元793年在位)时期,百业兴旺,大钦茂被唐朝册封为“王”,从此,渤海郡也就变为渤海国了。大钦茂曾三迁其都,一是由最初的国都(今吉林省敦化市东牟山)迁都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及本遗址区域,二是由中京迁都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三是由上京迁都至东京龙源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最后,大钦茂就死在了今珲春市的八连城。
渤海国灭亡后,契丹人有计划地将渤海遗民强制迁移到辽宁一带,并将原地的城池文物付之一炬,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海东盛国文明默默无闻地湮灭于荒草黑土之中,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huigan.cn/article/2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