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追赶网 - B2B中小企业推广平台
追赶网

邹城市铁山公园

铁山公园是济宁市规模最大的公园,始建于1981年,1985年正式开放,占地580余亩。公园先后开辟了游乐园、动物园、碧桃园、月季园、牡丹园、樱桃园、梅花园等景区,逐渐形成了景中有景,园中有园的独特风格,近年来,公园已形成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场所。

  铁山公园是济宁市规模最大的公园,始建于1981年,1985年正式开放,占地580余亩。公园先后开辟了游乐园、动物园、碧桃园、月季园、牡丹园、樱桃园、梅花园等景区,逐渐形成了景中有景,园中有园的独特风格,近年来,公园已形成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场所。
  铁山摩崖刻经,位于邹城西北二里铁山公园内,俗称南岗,通高八十米,刻石高六十六点一米,宽十六点四米,总面积为一零八五平方米。阳面刻有《大集经·穿菩提品》和《石颂》大象元年(五七九)。隶楷书,刻经十七行,行六至六十一字不等,全文九三零字,尚能辨识者七七七字,字径四十至六零厘米不等。
  《石颂》位于-右侧,有经主“匡哲”题名。“石颂”二字为篆书,字径九五×七五厘米,颂文十二行,行四十三至五十二字不等,字径二十二厘米,原刻六一四字,今存四九二字。下部为题名,原刻六十五字,今存四十五字。题名有:“任城郡功曹周,平阳县功曹大都维那,赵郡李巨敖,宁朔将军大都督任城郡守经主孙洽,东岭僧安道壹署经(见图二),齐搜扬好人平越将军周,任城郡主簿大都维那闾长篙”。以上除官方人士参助外,书经人即是安道壹。1988年铁山刻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由来
  邹城的北朝刻经久已闻名,此前已有“四山”与“八山”之说。八山是指山东的北朝摩崖刻经已见之于八座山岭。这就是:泰山、水牛山、徂徕山、尖山、铁山、葛山、岗山、峄山。这八座山峰除泰山、徂徕山和汶上水牛山外,都在邹城市境内。其中位置相对特别集中、不出三十华里范围的尖、铁、葛、岗四座山峰,又有“四山”之称,史称“古邾四山摩崖”。铁山、岗山摩崖石刻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城的铁山、岗山、葛山、尖山、峄山摩崖刻经(简称邹城刻经),是北齐、北周时期著名僧侣书法家刊刻在花岗岩石壁的佛经和题跋文字。其书法艺术隶楷相间、方圆兼备,古朴雄浑,被古代书法家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四山刻经对探讨我国北朝时期汉字隶楷演变及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也是极为罕见的资料。千百年来邹城刻经引起众多书法家的喜爱和推崇,许多金石学、书法理论典籍相继著录。近年来,在邹城相继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北朝摩崖刻经全集》和论文集,每年有大批中外书法家来邹城考察、观摩北朝刻经。

重要景点
  铁山摩崖刻经
  位于邹城北郊铁山公园内,铁山之阳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经南北长66.2米,东西16.4米,总面积1037平方米。刻经正上方阴刻巨龙、云气、佛光,下有双龟对踞的图案。中部为佛教《大集经·海慧穿菩提品》,左侧为《石颂》跋语,下部为《题名》。现存佛经17行,795字,(原944字),字径60厘米。其场面博大,气势恢宏。佛经书法以隶为主,参以楷法,开张险峻,宽阔空灵,创造出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石颂》在刻经西部,12行,字径22厘米,现存476字,骈体文。内容记述了铁山刻经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经主、刻经年月及对书法艺术评价,其中“如龙蟠雾,似风腾霄”是对佛经书法的高度评价。《题名》部分原有10行,现存6行45字,内容记载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第六行有“东岭僧安道壹署经”,这对研究邹城乃至山东北朝时期刻经具有重要价值。1988年铁山刻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岗山摩崖刻经
  岗山在邹城北郊2公里处,与铁山一涧相隔,其山势嶙峋,巨石相叠,松槐掩映,景色幽深。刻经在山阴兰花谷内,自东向西散刻在三十余块花岗岩石壁上。依内容与镌刻形式分作五部分:一、散刻大字《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字径40厘米。二、小字《入楞伽经·请佛品》,字径20厘米。三、《佛说观无量寿经》,字径15厘米。四、《佛号》、《佛名》。五、《题名、刻经年月》。由于山水冲蚀和地震,有少量刻经倒匍倾斜,大部分刻经保存完整,刻字清晰。《题名》中记述岗山刻经刻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较铁山刻经晚一年。其书法艺术风格与铁山刻经差异较大,《佛说观无量寿经》以隶意为主,朴实丰茂,圆腴敦厚,神韵飞动。《入楞伽经·请佛品》则楷意结体、方正规矩。散刻《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则隶楷相间,笔锋外露,奇谲瑰丽,富有变化。岗山刻经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山摩崖刻经
  在邹城东北14公里北葛山西麓,佛经刻在整幅花岗岩石坪上。刻面东西长20.6米,南北长8.4米,共173平方米。刻石为两部分组成:一、佛经大字,十行,420字,字径40-60厘米,第十行署刻经年月“大象两年……”。葛山刻经隶楷相间,立意奔放,富有神韵,与铁山刻经笔意相通。二《题名》部分。位于佛经右下部,由于风化过甚,仅存六字。葛山刻经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山摩崖刻经
  在邹城郊东6公里尖山东侧,因山上刻有“大空王佛”四大字,故又称大佛岭。其刻经内容共七种:一、《经主韦子深题跋》,二、《徐法仙题名》,三、《文殊般若经》,四、《经主唐邕妃题名》,五、《般若波罗密经》,六、《安道壹等题名》,七、《大空王佛》。此外,还有散刻的佛经偈语数种。刻经字径50-60厘米,唯“大空王佛”四字最大,每字2米左右,包世臣谓“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不为过也。刻经字体隶楷相间,笔画凝重、浑穆苍古,与铁山刻经书风相同,其书法亦同出自高僧安道壹之手笔。尖山刻经刻有纪年:“北齐武平六年”(576年),刻经的经主是西汉丞相韦贤的十九世孙韦子深。1960年当地村民开山采石,将全部刻石破坏殆尽,实为千古憾事,今山东境内有拓片保存。
  在邹城东南6公里峄山上。刻经两处:一处在五华峰“光风霁月”石上,另一处在山腰乌龙石妖精洞侧。五华峰刻经纵2.5米,横6.2米,7行,共98字,由于风化残损,现存72字,内容为《文殊般若经》。妖精洞刻经,面东,竖高4.5米,宽3.1米,经文7行,98字,现存75字,内容为《文殊般若经》。右上角有题字一行“斛律太保家客邑主董珍陀”,考《北史》、《北齐书》均有斛律太保记述,证明峄山刻经刊刻于北齐武平三年(573年)。刻经书法以隶意为主,结体严谨,雄浑简穆,端整古秀,是北齐刻经的上乘佳作。峄山刻经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动物园
  展出近几十种哺乳动物和禽类,植物种类丰富,景色宜人。其中不乏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展出近30种近百只动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推荐阅读
多种业务兼职用得着应收藏

多种业务兼职用得着可收藏,一定有你用得...

信息推广业务诚邀兼职小伙伴

帮企业加入六合一信息推广,百度关键词搜索...

六合一信息推广会员的优势

六合一云网站-企业必备信息推广工具,电...

六合一信息推广新手教程

六合一网站.发布信息.同城服务.百度优...

云网站百度关键词优化

如果我们的网站信息或产品服务信息能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