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水浒发源地
北宋末年,宋江结天下英雄好汉,凭借水泊天险,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声震天下。虽经八百多年历史沧桑,英雄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
《山东通志·疆域志》:“梁山,……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得名。”唐代曾为佛教胜地,雪山峰下,寺院林立,教徒云集,香火兴盛,以莲台寺和法兴寺声望尤高。唐朝女皇武则天两次驾临,许多文人墨客也前来观光揽胜。著名诗人高适在《别李少府》诗中写道:“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警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凄”。明代小说家施耐庵依据民间流传的话本,创作小说《水浒传》
故事借宋徽宗(在位:公元1101-1125年)时期为背景,讲述以宋江为首的农民武装集团,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小说中的108好汉聚义之地名为“水泊梁山”,或称“梁山泊”、“梁山”。水浒话本影响深远,迄今留下不少故事。
后人在研究《水浒传》文化,开发梁山旅游时,还依小说情节修建了一些建筑,如凭借小说中梁山英雄“劫富济贫”悬衡分金内容而建的“疏财台”等,现建成水泊梁山风景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主要景点有一关、二关、断金亭、黑风口、李逵像、黑风亭、观望台、疏财台、宋江马道、忠义堂、靖忠庙等。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水泊梁山记》是著名书画大师范曾2002年专为水泊梁山风景区撰写。先生怀着对英雄故里的一腔深情,慷慨挥毫、步其先人范仲淹《岳阳楼记》韵,全文368字,描述了水泊梁山河岳阔峻、草木萧森的雄奇景象。摩崖石刻通高7米、长14米,距地面10余米,形成了南有《岳阳楼记》、北有《水泊梁山记》的文化格局。为旅游胜地水泊梁山再添景观,现为水泊梁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huigan.cn/article/3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