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奎星楼
临县奎星楼 位于临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南隅,名宦祠旁。两面分别是泮池、文德桥和前殿,始建于清光绪五年。奎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奎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临县奎星楼 位于临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南隅,名宦祠旁。两面分别是泮池、文德桥和前殿,始建于清光绪五年。奎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奎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奎楼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灿烂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楼通高10米余,分上、中、下三层。底层通体青砖砌筑,平面呈八角形,空心,西北面留有砖灰拱券角门。内制本质楼梯,边置扶手。中间神台泥塑奎星神像一尊,神台高一米余,神像高4米,真容巨状,气宇轩昂。室外置平台,宽1米余。四周八面为砖灰结构挑檐。压挑檐的八面,由砖灰结构的花栏墙相联,中间形成回廊,供游人观景。
布局
第二层为八角形挑檐墙面,前檐由斗拱飞椽挑起,挑角下面八根明柱支撑,斗拱以下有普柏枋、阑额相联。明柱之间安装有雀替且雕刻十分精细,这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加固了柱子的稳定性。第三层为瞭望台,上为圆形攒尖顶,形如伞盖,样式精美,梁架、斗拱、飞拱椽靠8根明柱支撑。琉璃桶瓦结顶,顶端先置一个黑釉大瓷盘,应为露盘,或象征砚。盘上安装一个黑釉瓷笔头,高1.6米,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象征,斗拱以下为圆圈形普柏枋、阑额,再下是一圈透雕雀替,图案为卷草云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huigan.cn/article/3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