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逊克岔子省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干岔子省级保护区成立于2011年,为内陆湿地与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为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黑龙江干岔子省级保护区成立于2011年,为内陆湿地与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为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北麓的黑龙江省逊克县境内,东与逊克县苗圃接壤,南以逊别拉河为界,西与孙吴县相连,北与俄罗斯以黑龙江为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9°24′54″~49°35′03″,东经127°48′34″~128°18′59″,总面积26615 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9465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5.56%,缓冲区面积789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66%,实验区面积9256公顷,占总面积的34.78%。
保护区有5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20个群系和32个群丛组或群丛。区内共有高等植物658种,其中苔藓植物19科34属59种,蕨类植物10科13属24种,种子植物80科274属575种,包括野大豆、黄檗、钻天柳、水曲柳和紫椴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5种;有脊椎动物308种,其中鱼类58种,两栖类动物7种,爬行类动物9种,鸟类191种,哺乳类43种,包括东方白鹳、白头鹤、金雕、丹顶鹤、紫貂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和棕熊、猞猁、驼鹿、鸳鸯、花尾榛鸡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3种。
保护区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级自然保护区隔江相望,是白头鹤、东方白鹳等珍禽重要的栖息地,也是驼鹿、棕熊等大型兽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保存完整,地理区位重要,景观独特,珍稀物种集中多样,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俄两国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要的节点区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huigan.cn/article/4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