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辽宁省博物馆出版有《馆刊》《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绘画卷)》等学术著作。"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 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历史沿革
1931年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伪满洲国政府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初建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26号。该建筑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主楼为罗马式建筑,平面呈“凸”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楼内装饰豪华,木雕装饰精美。
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对该馆进行整修,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座博物馆。
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2004年11月12日,辽宁省博物馆市府馆开馆,位于沈阳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共有展厅面积5203平方米,展线长度976米,文物3084件,图片108张,图表11个,绘画4幅,浮雕2组,场景7个。 市府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馆藏文物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
2015年辽宁省博物馆市府馆于3月30日正式关闭。
2015年5月16日辽宁省博物馆浑南新馆第一期开馆。预计2016年年底,新馆的17个常设展厅和5个临时展厅全面对公众开放。

建筑布局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广场东北侧(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占地面积8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13平方米,分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等五个业务区。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工程获评2014年度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
陈列展览区:建筑面积42,979平方米,展厅使用面积共24,101平方米,展厅22个。展馆一层展厅使用面积8,739平方米,以举办临时展览为主,用于引进国内外历史、文物与艺术类展览;另有3个展厅用于馆藏文物展,拟分别举办中国古代碑志、明清玉器和明清瓷器展。展馆二层共设有6个展厅,展厅使用面积5,437平方米,拟举办馆藏辽瓷、货币、佛教造像、玺印、铜镜以及满族民俗展。展馆三层以举办常设展,即“古代辽宁”为主,设5个展厅,展厅使用面积9,925平方米。另外3个展厅用于馆藏文物展,拟举办馆藏书法、绘画与丝绣展。
观众服务区:建筑面积11,171平方米,包括多功能报告厅、贵宾厅、观众互动体验区、未成年课外活动中心、志愿者活动中心、会员活动中心、视听室、纪念品商店、观众互动体验区等。
文物库房区:位于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019平方米,包括18个文物库房及文物消毒室、文物摄影室、文物观摹室、文物整理室等配套设施。
文物保护区:建筑面积7,456平方米,包括文物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专家工作室等。
综合业务区:建筑面积13,110平方米,主要包括:展览中心、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培训中心、图书馆等业务用房。
此外,利用新馆序厅正面影壁和两侧各六块墙体,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主题,创作铜质浮雕,以展现辽河流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并为新馆建筑增加浓厚的文化内涵。从主浮雕方向右前方顺时针排列,以主浮雕“文明曙光”为起点,依次为“北土方国”、“开疆拓土”、“华夏一统”、“开发辽东”、“儒风北渐”、“隋唐营州”、“契丹肇兴”、“金代东京”、“九边之首”、“满族崛起”、“东北易帜”、“国歌序曲”。13块浮雕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系统生动地展现辽河文化的发展史,也是辽博新馆序厅的特别之处。
展出内容
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
《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
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
辽宁省博物馆从馆藏的当年末代皇帝溥仪由紫禁城带出并散佚到东北各地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中,精选了二十件国宝级书画藏品进行展出,使观众得以一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风采,从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内涵。
展览汇集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晋、唐、宋、元、辽、金、明、清历代书画珍品,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 价值非凡。北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为其传世草书孤本。唐周昉《簪花仕女图》是体现唐代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传世巨作,富丽典雅,为辽博的镇馆之宝。清徐扬《姑苏繁华图》为清代风俗画巨作,精致而生动地表现了清乾隆年间苏州一带的繁华景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中国古代碑志展
系统的展示馆藏的从东汉至明清历代碑志共计120件。其中东汉《袁敞碑》《熹平石经》《三体石经》 、大辽萧太后的子孙——辽朝第六、七、八代皇帝: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及这三代皇后的墓志。其均为世人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这个展览既表现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嬗变,也记录了辽宁大地多民族融汇统一的历史演进。
辽代陶瓷精品展
建立了辽朝的契丹民族,是驰骋在中国北方的骑马民族。它创造的陶瓷文化,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风格。辽代陶瓷是馆藏特色之一,精选了近200件文物,展现了具有浓郁骑马民族特点的各类鸡冠壶和色彩鲜明、造型质朴的辽三彩。
清宫瓷器展
这个展览以清代宫廷藏官窑瓷器为主,分膳食、陈设、文玩、祭祀四个部分,精选了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郎窑红等美轮美奂的官窑瓷器,既满足了观众一览清宫官窑瓷器精品的需要,又介绍了官窑瓷器的欣赏鉴定、评估定价的系统收藏知识。可以说,观看这个展览,是一堂生动的“鉴宝”见习课。
中国古代货币展
蜚声中外的清代李佐贤《古泉汇》中著录遗存的中国古代各时期的钱币展览,从西周布币开始,至明末清初吴三桂之孙吴世璠所铸“洪化通宝”为止,共展出历代钱币近两千枚,同时在辽宁省出土的世所罕见的汉代马蹄金。
馆藏文物
辽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寥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辽宁博物馆馆藏历代丝绣、晋唐宋元书画闻名天下,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也较为著名。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馆藏精品
辽宁博物馆藏品总量达11.5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服饰、铜器、货币、漆器、景泰蓝、家具、古生物、少数民族文物、甲骨、碑志等17类文物,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收藏体系,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参观信息
注意事项
目前只开放一楼(二三楼正在布展)
1、免费参观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9:00—17:00;11月1日至3月31日9:30—16:30,周一不开放。 [10]
2、为确保参观秩序和文物安全,每天上午(9:00—12:00)控制参观人数在2000人次内,下午(13:00—15:30)控制参观人数在 1000人次内。节假日每天上午(9:00—12:00)控制参观人数在3000人次内,下午(13:00—15:30)控制参观人数在2000人次内。 12:00---13:00时暂停入场,15:30停止入场。
3、团体参观须提前三天电话预约,参观时凭介绍信或旅行社任务派遣书到前台咨询处办理参观手续,并通过安检入场参观。节假日与双休日不安排本地团体参观。
4、参观观众入场需在入口排队,按次序接受安全检查,经安检工作人员确认许可后,方可入场参观。对拒绝接受安检者,谢绝入场参观。5、观众随身所携带包裹、物品需放入安检机进行检查,经安检工作人员确认许可后,方可带入展馆内。
6、观众接受安检前,需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放入物品筐内,待通过安检门并经确认安全后,再由本人取回随身物品。严禁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危险品入场。如在安全检查中发现观众携有上述物品,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7、携带软、硬包装饮料及其它液体入场参观,必须通过安检,饮料需经本人试饮后方可带入展楼内。
8、衣冠不整者、精神病患者、酗酒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入内。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须有监护人带领参观;高龄老年人、行动不便者须有亲属陪伴参观。
9、严禁在展馆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和随地便溺;请勿在展馆内喧哗、嬉闹、就餐。
10、请勿触摸展品、展柜、各种消防开关,请勿使用闪光灯拍照。爱护展馆内外公共设施、花草树木,如有损坏须照价赔偿。
11、博物馆免费提供存包、饮水、定时讲解等项服务,免费提供轮椅、婴儿车、擦鞋器等服务设施。
12、博物馆服务性项目按物价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收费,收费项目包括:非定时讲解、图书、纪念品等。
交通信息
1.乘坐地铁二号线至白塔河路站,转乘有轨电车一号线至运行中心下车,再南行800到达辽宁省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