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驿堡
鞍山驿堡,亦称“鞍山城”,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区东鞍山镇,是鞍山城区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城,东西鞍山之间,因山似马鞍而得名。鞍山驿堡明辽东长城的附设建筑,属“等腰梯形”城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鞍山驿堡隶属定辽前卫,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设,1578年(万历六年)重修,改筑为砖城,初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明清之际,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交通要冲。清末兴办铁路之后,驿站遂失去作用,渐成山村。现名“鞍山城”。西南门上刻有“鞍山驿堡”的石匾是1986年重修时补上去的,著名书法家温同春先生的题字。鞍山驿堡是辽宁省现存保存基本完好的明代军事设置城址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地方史的实物资料。1962年由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鞍山驿堡是鞍山的标志性建筑,历史价值重大。
遗址
鞍山驿堡,是明代辽宁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东贴杨柳河(古称鞍山河),坐落在东西鞍山两座山的中间地带,东西距两山各0.5公里,鞍海公路和哈大铁路都在它的北城墙脚下通过。驿堡东北面是源于长白山余脉的千山,西南面则是辽阔的辽河平原的开始。
鞍山驿堡为“等腰梯形”城堡,周长“一里又204步”。城池为砖石夹夯土结构 ,基石层高2米,砖砌层高7.5米,城墙厚度7.5米,基宽8米,墙高10米。四面城墙长度分别为:东、西二墙为276米,南墙为290米,北墙为283米,总长1125米。明代鞍山驿堡建在遗址东北墙上 。
因东西城墙依山崖而建,故城仅设东北、西南两门,门为拱式结构。西南门经修复保存完好,门楼高13米,门洞宽3.9米。门洞上方原有砖雕花纹嵌有“鞍山驿堡”匾额,额下有“万历六年重修”款识,现已不存。1986年,鞍山市人民政府重修时,经墨玉雕刻“鞍山驿堡”匾额为补,其四字为辽宁著名书法家温同春所题。东北门楣上则有“戍古”二字匾额,东北门已毁,基址尚存 。
驿堡的全部建筑只剩东北、西北、西南三座“角台”和西南门,且外部包砖较好。西城墙只剩西南门至西南“角台”一段较完整,保存有最高4米的官墙,包砖已不复存在仅剩土墙部分,约长达500米。
城内原有关帝庙、龙王庙两处,为清代建筑,但现已不存。西南门外有石井一眼,口小底大,疑为辽代古城遗井。
位于鞍山驿堡南北各2.5公里处,分别设烽火台一座,为明代同时期附属建筑,南面烽火台已无存,北面烽火台迄今尚存(位于千山区东鞍山镇,四方台村西,哈大公路东侧50米),即四方台烽火台。
历史沿革
据文献记载,鞍山驿堡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重修于明万历,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据《辽阳县志》载:“鞍山驿堡,城西南六十里,有西南,东北二门,明时曾设驿站于此,驻巡检一员,相传为明初所建。西南站外旧有‘鞍山驿堡’四个大字,今颓毁,字迹无存”。据《盛京通志》卷十五《海城县城池鞍山驿堡》条记载:“城北六十里,周围一里二百零四步,二门。明洪武二十年设驿,万历六年建城。” 又《辽东志》载:“鞍山驿,辽阳城南六十里,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驿,万历六年(1578年)重修。设百户一员(武官六品),定辽中卫带管,递运所在鞍山站内,定辽前卫带管,有走马二十匹,驴一十头,专司文报。“明代鞍山驿堡内设百户所、递运所、贮粮仓,有管理鞍山驿站的官吏百户1员(武官六品),管理递运所的百户1员,管理治安的巡检1员。
清朝初年,鞍山驿堡仍为军事要地。1644年(顺治元年),鞍山城设有满洲章京和汉军章京各1员,率兵驻防。此后改名鞍山驿铺,专司邮递文报。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六月,立山邮政局成立;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据《清实录》载:“奉省设立文报局,原设驿站该行裁撤,以节经费。”至此,存在520年的鞍山驿始告结束 。
军事地位
鞍山驿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襟辽阳而带海城,东北距古城辽阳、东南距临溟海城均为30公里。地点适中,扼东、西鞍山咽喉处,是明代辽东都司通往辽南、辽西的门户,扼守辽南古道要冲。明清之际,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交通要冲。鞍山驿堡,以东西鞍山为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外用青砖包砌,内填黄土,防备炮轰。城内掘有水井,以防断水。周围有护城河,以防偷袭,弹丸之地,固若金汤 。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明廷曾派遣熊廷弼为辽东经略,进驻辽阳,并亲自到鞍山驿、三岔河一代巡视。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军又先后攻下沈阳、辽阳,占领辽河以东大小七十多个城堡。努尔哈赤把都城迁到辽阳,鞍山驿遂成为后金拱卫都城的重要军事据点。努尔哈赤派巴布泰为鞍山驿堡守将,曾在这里大败前来袭击的明将毛文龙,俘获明游击将军李美良。当时努尔哈赤正要出征蒙古喀尔喀部,闻鞍山驿有警,乘夜返回盛京(今沈阳)、遣诸贝勒赴鞍山救援。可见鞍山驿当时军事地位之重要 。
经济民生
鞍山驿堡不仅是交通运输的一站,在明、清及民国初期,又是一方经济活动中心。城虽小,亦无三街六市,但城内除设有官方机构外,还有客栈、当铺、烧锅、油坊、药铺及日用杂货店铺等,住有从事农、工、商业的居民。清代诗人魏燮均所作《鞍山驿小憩》一诗,便记述了咸丰、同治年间驿站的景象:
驰抵鞍山道,春风送客鞭。
坏桥荒驿水,寒村破城烟。
行旅通车马,居民起市廛。
停骖且膏秣,又费买春钱。
回头看宿处,山与白云连。
魏燮均为辽宁铁岭人,咸丰年间贡生。他所描绘的清末鞍山驿的景象,未免有些破败,显然失于修缮,但仍是一幅活生生的小城市井生活图。清末,鞍山一城内有元兴造纸坊、元兴当铺、糕点铺、旅店等商号,其中徐寡妇店远近驰名。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东清铁路南满支线通车,在今千山区旧堡街道设千山火车站,鞍山驿的商号陆续迁往火车站附近,鞍山驿城遂逐渐演变为农村。
驿堡传说
传说一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没有城,唐王李世民征东时率大军行径于此,看中了这块咽喉要地,决定要在这里驻跸。大将尉迟敬德领旨后,便连夜率领10万士兵,摆开“一”字长蛇阵,把远在西边辽河岸边的一座木家城拆迁搬运过来。这一夜正是月黑头,风声呼呼,只见飞砂走石,人头攒动,次日天一亮,风声停而红日出,一座小城便迎着朝晖在两山之间的官道旁砌筑坐落起来。
传说二
古时候,在浑河与太子河中间的地方,有一座木家城。那儿地处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人们生活十分贫困。一天黑夜,忽然狂风大作,满城飞砂走石,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四周的城墙不见了。后来,有一个年轻的驿夫(送信的人),骑着一匹青马而来,告诉人们说:“木家城搬到东西鞍山下边去了”。人们赶到鞍山城一看,果然与木家城一模一样。于是,木家城人都携家带口搬了过来。从此,脱离了水灾之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官府也在这里设了驿站,那个年轻的驿大常来传递公文书信。后来,驻扎在辽阳的一个游击将军看中了驿夫骑的大青马,于是硬要强抢,驿夫不允,骂了一声:“你这狗官!”。话音刚落,游击将军举起狼牙棒便砸,就听咔嚓一声雷响,只见金光四射,耀人眼目,大青马载着驿夫腾空而起,跃上了山顶。转眼之间,东西两边绿色的山顶变成了一片青虚虚、光秃秃的岩石,这片岩石的形状颇像一匹低着头的大马,中间凹下,很像马鞍。从此,这材小城因山形得名为鞍山了。
驿夫的去向,有人说,后来在山顶背阴的地方出现厂一个山洞。山洞幽深,里面藏有铁矿石,白天在洞口前发现了他的脚印。每到夜晚,山顶就有炉火闪闪,还可听到“叮当”的打铁声。据说是铸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