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英文:Holy Iveron Icon Orthodox Church),简称“伊维尔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今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建成后工厂胡同被移除,位于地工街),建于1908年,面积为555.8平方米。
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英文:Holy Iveron Icon Orthodox Church),简称“伊维尔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今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建成后工厂胡同被移除,位于地工街),建于1908年,面积为555.8平方米。教堂原为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的军用东正教教堂,折衷主义建筑,砖木结构,设计师为德尼索夫。在伊维尔教堂西北20米处,保存有建于1924年的教堂附属孤儿院,伊维尔教堂也是哈尔滨市唯一一处保存有附属建筑的历史宗教建筑。“文化大革命”期间,伊维尔教堂顶部的五个“洋葱头”圆顶被移除,但建筑本体得以保留,长期被当作仓库使用,后成为哈尔滨市II类保护建筑。2017年,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进行规划改造,建成了以伊维尔教堂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圣·伊维尔教堂得以翻修并成为哈尔滨市又一地标性建筑,展示着哈尔滨的历史风貌和建筑文化。

教堂历史
东正教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圣·伊维尔教堂由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切切雅可夫中将及下属军官、士兵捐款在道里军官街(工厂胡同5号)修造,为雅罗斯拉夫(波)式球型尖塔教堂。有3个祭坛、5个圆屋顶。教堂面积555.80平方米。堂内圣所按德尼索夫技师的图案,由守备队中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制成,其他圣像在守备队副队长米哈依劳夫大尉及画家吉敏指导下,由40名士兵画制,维也尔斯卡亚圣母像由主教乌拉得衣米尔奉献,中央祭坛大圣像为画家尼西里也夫画的基督复活图;第二个祭坛墙壁挂着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教堂建成后,曾为镇压中国义和团死去的俄国官兵及1904年日俄战争阵亡的俄国将士进行祈祷,并将这些阵亡将士骨灰移至教堂埋葬,阵亡者名字刻在教堂墙壁上。
1908—1923年,首任掌院司祭谢尔盖·普罗杜仓。
1923—1944年,第二任掌院大司祭尼古拉·沃斯克列赛依斯基。
1944—1946年,第三任掌院修士司祭费拉列特。1960年去美国,任美国正教会都主教,
1986年11月21日死于北美。
1946年10月,第四任掌院金冠大司祭亚历山大·卡切尔金。
第五任掌院金冠大司祭阿·波诺马寥夫。
第六任掌院伊凡·扎尔克。
第七任掌院大司祭瓦连金·巴雷什尼柯夫。
第八任掌院中华东正教会司祭朱世朴。
教堂简史
1908年,教堂由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契恰科夫中将及官兵捐资修建,为纪念在义和团运动和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官兵。一些阵亡军官的尸体曾埋葬在教堂外,教堂墙壁上刻有阵亡者名单。
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在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等课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的“洋葱头”被拔除,但建筑本体得以保留。如今为哈尔滨市II类保护建筑,但已残破不堪,教堂内已无神职人员。
2017年,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进行规划改造,建成了以伊维尔教堂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圣·伊维尔教堂得以翻修并成为哈尔滨市又一地标性建筑,展示着哈尔滨的历史风貌和建筑文化。
建筑概况
圣·伊维尔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面积为555.8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巍峨挺拔。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式格局,南北宽22米,东西长26米,高27米,西侧为主入口,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入口。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有一大四小五个葱头顶,四个小葱头顶以大的为中心,分布在十字形端点。主入口对面是圣坛,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伸出屋面,有一方台,方台上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鼓座上又有一个葱头。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该建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主体建筑上五个“洋葱头”式的圆顶被拆除。 教堂内部宽敞明亮,设主次三个祭坛。
教堂内的图案由技师德尼索夫设计,由守备队中的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戈夫 (今乌克兰)制成。除圣像外,教堂内还有圣母像、基督复活图、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等艺术作品。
该教堂面积为555.8平方米,教堂呈希腊十字式格局,俄罗斯建筑风格,
在教堂西北20米处,有一间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平房,它就是圣·伊维尔教堂附属孤儿院。最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宽约3米,高3米,倒心形。由大约1.7万块1.5厘米见方的马赛克拼贴镶嵌而成。画面左边是一位侧身站立、挎篮子的俄罗斯妇女,身穿及膝裙子,上棕下蓝,腿上是白色长袜。右边是一只狗,长尾下垂。女子身后绿树环绕,一条小路伸向树林深处,不远处有一座木屋,后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及淡青色的天空。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霜雪雨,但画面依旧保存完好。
独特之处
与其他教堂相比,圣·伊维尔教堂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一般的教堂顶部只有1个葱头顶,伊维尔教堂却有5个,再加上钟楼上方一个和后面的一个总共有7个洋葱头。而从它的建筑细节看,仅建筑红砖的体量就要比圣·索菲亚教堂用的要大,由此想见其烧制方法独特;再有,位于教堂外墙上的马赛克镶嵌画,历经数十年,依然完好如初,可见工艺和用料的精湛。此外,伊维尔教堂的历史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是沙俄侵略者镇压哈尔滨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日俄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
圣伊维尔教堂是哈尔滨市宗教建筑中惟一保有附属建筑的一例。现
存其附属的孤儿院,建筑外观完整保存,造型精美、细部丰富。建筑入口处的马塞克镶嵌画历久弥新,色彩鲜明如昔,令人惊叹于它的美奂美轮。据建筑专家说,马赛克镶嵌画起源于公元三世纪,主要用于宗教建筑。其表现出的宁静、端正是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幅尚能“完璧”的镶嵌画在国内也属珍罕难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huigan.cn/article/7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