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华泉
华泉位于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前,因临华不注山而得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华不注泉,方圆百步"的记载。
华泉
华泉位于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前,因临华不注山而得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华不注泉,方圆百步"的记载。华泉经历了喷涌、淤塞、复涌、再淤塞的过程。2001年,进行清淤挖掘,修砌泉池,池长15米,宽9米,深2米。一池清水,平明如镜,孤山及古庙倒影,与鱼池、荷塘相互映衬,别具风姿。

由来
位于华山(古称“华不注山”)南侧山脚下,也称华水,因华山得名。战国时期的《春秋左传·成公二年》即有记载。北魏《水经注》亦载:华泉,在“华不注山下也”。元《齐乘》说:“山前道院中有石刻太白诸贤诗,院前即华泉。”古时,此泉很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方圆百步”。华山之阳偏东有华山湖,又叫金光湖,在早也称广平湖,现存水域二亩余,其水甚清,植有荷莲,华山倒影入波,充满诗意。相传这湖便是由“方圆百步”的华泉水形成的。
流向
宋代以前流入济水,宋以后流入小清河。
佚事
《春秋左传》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亲率大军在今济南北马鞍山下摆上阵势,与郤克率领的晋军进行决战,史称“齐晋鞍之战”。结果“齐师败绩”,齐顷公被晋军追逼,“三周华(huà)不(fǔ)注”。幸得大臣逢丑父与之更衣换位,并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始得趁机逃脱。
文人
历代文人对华泉多有题咏。宋代曾巩《登华山》诗曰:“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清人赵执信作《华不注行》诗说:“欲寻丑父易位处,华泉之水今独清。”
华泉的水,也有喷涌、淤塞、复涌、再淤塞的历史。明末《历乘》载“今竭”。民初《续修历城县志》称:“华不注山下泉源灌注陂地,交属荷稻之利,村民赖之。”清代乾隆年间济南诗人朱曾传诗说:“华山高高白云流,华泉脉脉绿波柔。”据清道光《济南金石志》记载,清嘉庆十九年尚有华泉石刻,为正书,“在华山下泉井上”。如今华泉又淤塞,其迹难辨。
除华泉之外,半山腰吕公祠处也有一泉,无名,澄澈甘美,盛水季节有清流外溢。
发展
景区如画,山水之间,八方游客流连忘返;石雕画展,文化创意,民众徜徉艺术世界;商贸兴盛,养老服务,百姓乐享品质生活。,在龙虎山华泉小镇,鹿心社为当地旅游、商贸、文化和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感到高兴。他指出,要围绕着百姓旅游度假、健康养老、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拓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领域,促进服务消费,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huigan.cn/article/7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