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追赶网 - B2B中小企业推广平台
追赶网

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嘉祥县城南8.2公里的林木葱茏的青山西侧,是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占地约6000平方米。

    惠济公庙原名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现青山东有东、西焦城村,有古焦王城遗址。

    熟识嘉祥,但人们只知这里的石雕精,粮谷丰,其实,只要有心探览,就会令人惊喜地发现,在看似普通的山包里、密林间、沟壑中、土壤下,满目有胜景,处处藏珍宝--青山寺、曾子庙、冉子祠、郗鉴墓、薛仁贵墓、鲁诸公墓、焦国故城遗址…… 青山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胜景之一。

    史载,青山寺原是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焦王祠。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封焦王为宁应侯,称崇佑庙,宣和年间又增封为惠济公,又称惠济公庙。

    进镌有"云林胜概"的第一道山门,沿蜿蜒曲折的石径前行百余米,过第二道山门,再登数十及陡立的石阶,步入古木耸天的庭院,便见青山寺的主体建筑"惠济公大殿"。

    该殿单檐歇山,青砖碧瓦,梁枋彩绘,恢宏壮观。

    大殿后有一泓"感应泉"。

    泉池清澈如镜,微泛涟漪。泉水透过殿底流向殿前,经殿前一虬须怒目的龙首口中潺潺流进一石砌八角形的"玉液池"内。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登峰山封禅,下泗水捞鼎,专程来
此览胜并设立行宫,捧饮甘冽的泉水,秦始皇帝赞不绝口;时下,游人携壶佩盏,以饮品玉泉而生"祛病延寿"之趣,而长年在此的文管工作人员,四季以泉为井,更是喜不胜收了。
拾级而上,便是二殿,即"泰山行宫"。

    殿内立碧霞元君及侍女九尊神像,又称"九女阁"。殿前月台宽敞,凭栏眺望,山林叠翠,农田阡陌,令人心醉神怡。

    寺院内碑石林立,造型别致,笔法俊逸,为历代文人墨客及官宦、捐施人士所刻;寺院南邻有一天然古洞,洞中有洞,深达百米,暗泉四季叮咚;近处有一"藤穿碑"奇景,盘根错节的古藤,从一巨碑穿过,似巨龙摆尾,给千年古刹再添几许神秘。

    而在寺院断垣壁穴里冒出的一颗珍奇的"何首乌",缠缠绵绵,藤密叶茂,经年"疯"长,让人难测其意。

    据说,"文革"中一远道而来的白须中医,曾在此掘挖月余,满载而归;而当今游人,则只能一睹为快了。

    惠济公庙原名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王克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

    现青山东有东、西焦城村,有古焦王城遗址。

    焦王祠始建年代无考。据元东昌教授赵衡正《重修惠济公庙碑记》记载:“庙左有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碑,碑毁无考,右立晋永安颂,文字剥落难辨……”。

    1102年(宋崇宁元年)封焦王为宁应侯;1121年(宋宣和三年)改封为惠济公;次年,重修焦王祠,改称惠济公庙。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重修、扩建,始具现存规模。

    因祠庙位于青山,故群众习惯上称之为青山寺。

    青山寺坐东面西,顺应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别具一格。

    崇宇高阁,掩映于古树翠柏之中,景色颇为壮观。从山下望去,在中轴线上的建筑有6个层次,即:泰山行宫坊、三门、惠济公大殿、寝殿、泰山行宫、玉皇庙。在惠济公大殿两侧,还有白玉宫、享殿、子母殿、万佛阁、关帝庙迎客厅等附属建筑。

    泰山行宫坊 位于青山脚下,明朝世袭鲁肃王朱寿镛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修建,是一座仿楼阁式的三门石质建筑。中门内外两侧4个石狮雕刻精细,造型生动。门额外刻“泰山行宫”,内刻“云林胜槩”,运笔健劲有力。两侧门门额上皆雕有浮龙、麒麟等图像,刀法娴熟,惟妙惟肖。整个坊顶均仿木质建筑形式,石雕斗拱、歇山顶、鸱吻、瓦垄、瓦当……,特别是中门门额上面一组“明鲁王晋见焦王”的浮雕,主、宾、仆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整个牌坊堪称一组格调和谐、技艺巧妙的艺术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门 从泰山行宫坊向东有一条山路,直通三门。三门是惠济公庙的大门,重修于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为灰瓦硬山式建筑。中门三间,两侧甬门各一间。

    惠济公大殿 是青山寺的主体建筑,建于1米高的石台之上,1334年(元至正三年)、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两次大修。大殿面阔5间,南北长17.3米,东西宽6米,高约9米。五脊歇山顶,彩绘斗拱,绿瓦霞帔,巍峨壮观。前檐下4根高大石柱,通体平雕花卉。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附饰,高大朱漆雕龛中原有高达2.5米的惠济公金色塑像。大殿前有1929年修建的龙头碑一座。在碑前砌八角形玉液池,其外接圆直径3米,雕砌以石栏。大殿后有山泉一眼,题名“感应泉”。泉水经殿底暗道,由碑底部之龙口中喷涌而出,常年不息,如珠似玉,纷纷泻入玉液池中,久雨不溢,常旱不涸,池水如碧,清澈见底。泉、池以殿相隔,如不留意观察,人们多不知泉由何来,池水何去。这一奇幻景致,既是天工,又是建造者的匠心独具。雕凿精致的龙头碑两侧,镌有一幅“山色霭霭人间胜地;水声潺潺世外洞天”的楹联;碑的北侧,刻有清末进士王俊卿题“青山十八乐”诗十八首。大殿两侧皆配以五间,连同三门,围成一个小院落。院虽不大,但曲雅秀丽,院内碑石婷婷,泉流潺潺;苍松遒劲,翠柏参天。奇景异致,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推荐阅读
多种业务兼职用得着应收藏

多种业务兼职用得着可收藏,一定有你用得...

信息推广业务诚邀兼职小伙伴

帮企业加入六合一信息推广,百度关键词搜索...

六合一信息推广会员的优势

六合一云网站-企业必备信息推广工具,电...

六合一信息推广新手教程

六合一网站.发布信息.同城服务.百度优...

云网站百度关键词优化

如果我们的网站信息或产品服务信息能被搜...